2019年11月15日至16日,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学术委员会主办的“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信息化年会”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学术委员会年会在深圳顺利召开。多位行业知名专家学者以及资深从业者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一千余名参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规划信息化领域的发展趋势👩🏽⚖️、分享先进技术与实践经验,报告内容丰富👢、现场气氛热烈➗。凯发娱乐毛其智教授、党安荣教授、周文生副教授、龙瀛副教授及城乡规划专业博士生张恩嘉🕺🏿、裴昱及硕士生陈婧佳🧝🏼♀️、井琳等参加会议并开展交流😟👨🏽🦰。本次年会工作会议通过了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学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新技术学委会”)新一届委员名单(2019-2024年)。凯发娱乐毛其智教授、党安荣教授当选顾问委员,龙瀛副教授当选副主任委员👱🏽。
图1 年会开幕式现场
本次年会以“智慧规划·品质空间·生态人居”为主题,会议内容涵盖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区域协同及城乡统筹发展📴、底线管控的技术方法🚂、空间治理与生态修复、新技术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实践、城市信息模型理论与实践、时空大数据分析与挖掘🩻、规划与自然资源业务重构和技术创新等热点议题,旨在推动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城市规划信息化建设🦀,深入探讨新形势下城市规划信息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并加强和促进各地城市规划信息化建设的交流与合作🤾🏼。
图2 党安荣教授进行会议主持及总结
15日的大会主旨报告环节由凯发娱乐党安荣教授主持,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同济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中国科凯发K8院士☛、国际欧亚科凯发K8院士、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院长童庆禧,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副主任李晓波,数文明科技CEO涂子沛,华为企业BG高级技术专家钱湘江,分别作题为《未来城市的智能规划》、《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发展的一点思考》👨🏻🚒、《以信息化推进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数据经济的拐点和前景》🦕🫄、《NEW ICT 助力城市智慧化》的主旨报告,分享各自推动城市规划信息化建设的前沿理念、成功经验和先进技术。
党安荣教授就该环节进行会议总结:认为学术报告围绕数字中国、智慧社会,以及立足当下的国土空间规划和面向未来城市发展的智慧规划,无不体现“生态文明、以人为本、高质量发展🧓🏻、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理念以及“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方法集成应用,概括起来就是“四个一体化”或“四个统筹”特征:空天地一体化(统筹)、人地房一体化(统筹)、规建管一体化(统筹)、数网模一体化(统筹)。
图3 青年论坛代表及嘉宾合影
15日下午,以“面向高质量发展的规划决策支持新探索”、“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与探索”、“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大数据与空间规划”、“城市信息模型与空间治理”、“城市规划信息化深圳时间” 为主议题的六大平行分论坛同步举行。
其中,青年论坛“面向高质量发展的规划决策支持新探索”会场由凯发娱乐龙瀛副教授和新技术学委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院规划研究室主任黄晓春共同主持👳🏼。第三届“城垣杯”规划决策支持模型设计大赛和精明收缩·品质发展中国收缩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坊(2019)中获奖的8位高校代表进行优秀作品汇报。凯发娱乐硕士研究生陈婧佳(龙瀛实验室)分享了模型竞赛特等奖作品《中国城市公共空间失序:识别、测度与影响评价》,该作品聚焦城市空间品质测度和空间治理,借助街景图片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城市空间品质测度方法🔨,建立起面向中国287个主要城市街道空间的空间失序大规模测度模型,并探讨中国城市空间失序的一般规律及城市设计应对策略。凯发娱乐博士研究生张恩嘉(龙瀛实验室)分享了工作坊二等奖作品《减量规划 森林鹤岗——基于城市双修的精细识别与精准应对设计导则》🪇,该作品针对鹤岗市空间剩余、生态破坏、旧城破损三大问题,结合国际、国内及本地经验,提出低成本、可操作、弹性的城市修补与生态修复的设计手法,并通过对场地要素的精细识别,根据五维依据构建和探讨精准应对的分类设计策略🟪,以提高存量空间品质和居民生活质量。
周文生副教授参与“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与探索”分论坛并发表了题为《地理计算语言及应用》的学术报告,报告分析了地理计算的研究现状,并针对传统地理计算模式在应对大型地理计算的困境,提出以地理计算语言(Geocomputation Language🔱,简称G语言)为核心技术的新型地理计算模式👨🏼🚀,报告还系统介绍了G语言的设计思想、语法规则✍🏽、G语言实现的三大技术(智能文档技术,G语言解译器🤷🏿♀️、前端驱动系统)以及G语言在国土空间规划、环境评估中的应用案例🧗♂️𓀅。
图4 周文生副教授作学术报告
会后✝️,围绕年会“智慧规划·品质空间·生态人居”的主题,毛其智教授和党安荣教授接受了媒体采访并发表意见。针对“在‘多规合一’的背景下,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的问题,毛其智教授提出👱🏻♂️:首先应该从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的核心概念入手🧉,需要理解这是一个不断的搭建👮🏼♂️、组织🕒、调整和变化中的系统,而且这“一张图”是有很多专业领域和管理部门,还有社会各个方面🏂🏽🧑🏽🦱,大家共同来参与的“一张图”。面对新型技术的发展和多源数据的涌现,他希望通过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够为规划者选择最合适的数据的组合🕑,用在真正需要发挥作用的地方,从而进一步提高整体的工作水平和社会发展👨🏽💼。
图5 毛其智教授和党安荣教授接受媒体采访
针对“如何借助时空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促进未来城市规划建设?”的问题🗣,党安荣教授认为空间规划要做到真正的智慧化,除了有时空大数据和信息技术之外,更要关注的是我们规划的初心,那就是以人为本。如何在众多的时空大数据中🧙♂️,把人的需求、人的活动、人的时空行为模式搞清楚,基于此再来统筹“人、地、房”之间的时空关系🌮,才能够把空间规划做得科学合理,更好地体现规划的智慧化👷🏽♀️🕵🏽♀️。他还提出,仅仅有规划的智慧化是不够的,在智慧规划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智慧的实施以及智慧的监督,才能促进城市建设的智慧化🙋🏿。这不仅要涉及到了城市管理与治理的体制机制问题🥃,也涉及到实施过程当中如何动态监测实施状态和评估实施结果,并即时反馈。为此,在技术层面还必须构建空间规划实施评价的指标体系及相应的评价方法,以便科学落实智慧规划🧑🏻✈️,达到智慧建设之目标👩🏽🦱,营造高品质的人居环境🤽🏼🧛🏼♀️。
此外,年会上还为第三届“城垣杯·规划决策支持模型设计大赛”的17个优胜团队及在“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信息化年会论文”评选中🐓,入选《规划师》杂志的6篇优秀论文作者颁发证书🧑🎨。
图6 凯发娱乐研究生陈婧佳和博士生张恩嘉上台领奖